《观止》(Showstopper!):一部软件开发史诗的巡礼
G. Pascal Zachary的《观止》(Showstopper!)不仅仅是一本书,它是一座纪念碑,记录了软件开发史上最宏大、最艰巨的工程之一——Windows NT的诞生。这部著作将我们带入了一场改变计算机世界的“战争”的中心,将一群天才工程师的智慧、汗水、矛盾与荣耀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。
代码勇士
故事的帷幕在一位传奇人物——Windows NT项目的灵魂人物大卫·卡特勒(Dave Cutler)——的身上拉开。他的成长与磨砺,为整部史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卡特勒出身于密歇根州的一个工人家庭,逆境塑造了他独立而坚毅的性格。少年时代,他在体育场上初露锋芒,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永不服输的好胜心,队友们对他的评价极高,认为“只有他自己才可能与他匹敌”。然而,大学时一场严重的腿伤终结了他的橄榄球生涯,迫使他将全部精力转向学业。正是在 这里,他在数学和工程领域的天赋开始闪耀。
毕业后,卡特勒投身于新兴的计算机编程领域,并在数字设备公司(DEC)迅速声名鹊起。他为经典的PDP-11小型机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,已显露出他在系统架构上的过人之处。不久,他便被委以重任,领导DEC新一代32位系统VAX/VMS的开发。VMS的巨大成功,为他赢得了“世界上最出色的操作系统编写者”的美誉。然而,盛名之下的卡特勒却在DEC后期日益僵化的官僚作风中备感沮丧。当他倾注心血主持的下一代计算机项目Prism/Mica被公司高层无情取消时,这位桀骜不驯的天才愤然离职。
卡特勒的才华早已引起了另一位行业巨擘——比尔·盖茨的注意。早在1983年,DEC的高管戈登·贝尔就曾将卡特勒介绍给盖茨,为未来的合作埋下了种子。1988年,Prism项目被砍的消息传出后,盖茨亲自出马,力邀卡特勒加盟微软。他交给卡特勒一个使命:启动一个代号为“NT”(New Technology的缩写)的全新操作系统项目。卡特勒的经验、斗志和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卓绝才干,正是微软敢于押注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关键所在,也为后续波澜壮阔的NT开发故事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。
代码之王
与此同时,在微软帝国的心脏地带,另一位“代码之王”——比尔·盖茨——正酝酿着一场将改变行业格局的风暴。从他的视角,我们得以窥见微软在1980年代末的战略雄心以及NT项目诞生的宏观背景。与卡特勒的工人家庭背景不同,盖茨出生于富裕之家,从小就表现出超凡的智慧和叛逆精神。少年时代,他与保罗·艾伦一同痴迷于计算机编程,敏锐地嗅到了软件商业化的巨大机遇。他们为Altair 8800微型机开发的BASIC语言解释器,不仅是微软的创业之作,也开启了个人电脑软件的商业时代。
到80年代中期,微软凭借MS-DOS和初代的Windows系统,已在PC市场奠定了霸主地位。但盖茨清醒地认识到,这些基于16位架构的系统,其局限性将很快无法满足未来的计算需求。他敏锐地预见到,一个“面向21世纪”的全新操作系统势在必行,它必须具备高可靠性、强大的多任务能力和跨平台的可移植性,才能在未来的企业级和个人计算领域重新定义标准。
当时,微软正与IBM合作开发OS/2系统,但项目进展缓慢且市场反响平平。OS/2缺乏对海量DOS和Windows应用的良好兼容,图形界面也未达到预期,令盖茨日益失望。他不愿与IBM公开决裂,却在暗中筹划着自己的“B计划”——这正是NT的真正起点。1988年前后,盖茨决心另起炉灶。他与时任战略副总裁的内森·麦沃尔德(Nathan Myhrvold)等人共同确立了新系统的愿景,并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因Prism项目受挫而离开DEC的卡特勒身上。盖茨以开发OS/2改进版本的名义,成功将卡特勒招至麾下,实则让他着手开发一个全新的、可移植的操作系统。
盖茨被刻画为一位既有顶尖技术直觉,又具备非凡商业远见的战略家。他对NT项目高达5年时间、15亿美元的投入承诺,体现了他对未来技术下注的魄力。盖茨识人用人的眼光,以及他所倡导的**“聪明人治国”**的独特工程文化——即招揽全世界最顶尖的才智之士来攻克最艰难的技术难题——为NT项目的启动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。正是盖茨的远见和微软强大的资源,为卡特勒和他的团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。